鼓浪屿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鼓浪屿廖宅,不仅仅有林语堂和林俊卿含老 [复制链接]

1#

这是年12月27日和“医二代”们在李家庄顶层拍摄的廖宅全影,左48号,右44号,只有屋顶,后46号,只看到屋顶和鹭英家窗口……白色赘物以前是巨硕的老榕,夏日,常在台风中震荡呼啸,气势磅礴!不知残端还在不?已经好几年不拍46号了,光秃秃难看,看了伤感。

年和年拍摄的46号,46号拍得最多,因为这曾是我家。楼房建造稍迟,质量颇好。

廖明莉说,廖宅原先占地很大,前后都有花园,这可能是闽南华侨最早在鼓浪屿修筑的,相当讲究的建筑群。廖清霞和廖悦发说起来是“富二代”,但他们极能吃苦,加上有文化,很快在印尼坤甸挣了大钱,廖悦发回鼓浪屿造房置业,他们聚族而居,也就是说,这里住着廖清霞、廖悦发和廖天赐三兄弟和他们的后代。

温医生娘林俊绵在回忆录中说:

“廖家包括大楼,小楼和后楼三幢,还有花园。它是外祖父(即廖清霞----泓莹注)在印尼昆甸所造院宅的一个缩影。在当时的鼓浪屿来讲,是人人都知道的美丽宅院,那时这座宅院的门牌是漳州路号。解放后三座楼分别编号,大楼是44号,后楼是46号,,小楼是48号。”

------林俊绵《我的父亲母亲》

廖悦发肖像(来源:竹树堂)

廖清霞、廖悦发兄弟创办的宗文小学,这个学校和一个幼儿园,是廖氏兄弟为纪念父母而创建。(图片来自网络)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廖家少年(廖明莉供图)那时廖宅还非常光鲜……

第一名廖永明,廖明莉父亲(廖明莉供图)

陈亚元先生收藏的廖超烈“代管房费凭证”和廖超烈一家(廖明莉供图),看到这个,令人心酸。这可是他们自家用了一百多年的房子!

廖超烈我们都叫“烈伯”,鸡养得极好。

这是当年采访小廖(明莉),她顺手画的图,可以看到大楼和小楼中有走廊,它们是连在一起的,大楼原本三层。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部分廖家后代在44号前留影(廖明莉供图),这时44号还是我儿时印象……

年拍摄的廖家姐妹,右廖明莉

后排左林语堂,右廖超照,中排廖家姐妹,右廖翠凤,前排坐者林谨生,林俊卿林俊绵父亲。也就是丽姗的外公。(廖明莉供图)我个人感觉,廖家姐妹挺漂亮,未见得逊色于陈锦端吧。

林语堂能成功,其实应该感恩他的太太和她的家族。他在鼓浪屿读养元小学和寻源中学,呆了近十年吧。

刚刚上圣约翰大学的,稚嫩的林语堂(复制于漳州天宝林语堂纪念馆)

林语堂一家在廖宅(廖明莉供图)

林温人,林谨生父亲,漳浦人,歌唱家林俊卿祖父(来源:竹树堂)

年,林谨生廖翠畴结婚照(温丽姗供图)

他们的七个孩子,右一林俊卿,中林俊绵(温丽姗供图)若愿意多了解,可参阅《一个好女人旺一个家族》

著名歌唱家林俊卿伉俪(来源:百度百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温绍杰医生一家与岳母廖翠畴(温丽姗供图)

温医生娘林俊绵手迹。这是温医生逝世前为爱妻伴奏的录音,是林先寄给母亲的,我听过两遍。年底,我将录音带归还丽姗(那是她父母的声音),扫描了这个,鼓浪屿大家闺秀手迹。

三房廖天赐家人,中为童年廖永廉(陈锦彩供图)

廖永廉医生伉俪(陈锦彩供图)

廖天赐后人廖超勋(来源:三一堂),廖超勋在民国时期非常活跃,他是三一堂长老,不时有人在回忆录中提到他,很显然是当时的头面人物……

年,三房廖超杰在新加坡与亲朋好友在新加坡自家宅前合影(王炳普梁怀宾供图)这是我堂兄弟年回国寻根带来的图片,考证很久才证实是廖家后人……廖宗文是龙溪人,我们家族之间可能有些牵牵连连关系,不知算不算面线亲?详见《三个女人下南洋》一文。

正在修葺,看上去十分沧桑

我和丽珊在她外祖母廖翠畴居住的48号前,医二代不知何人拍摄,那天阳光真好。老廖医生,即廖超照晚年和医生娘也住这里,明莉说,早年老廖医生住在46号,46号是廖悦发,即林语堂的老丈人破产后卖掉的。

这里布展的图片很多是从我的博客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