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厦门的这些老建筑惊艳了时光,却少有人知 [复制链接]

1#
刘*连怎么挂号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901/9392336.html

厦门的美,不止在蓝天碧海,不止在精致小店,更深藏在许多小细节里,没有到厦门的特色建筑下走一遭,喝过一盏茶,看过一出歌仔戏,怎能说你到过了厦门?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石,土楼木楼融中西。这描绘的是闽南传统建筑——红砖古厝。

快节奏的生活,需要我们慢下来。熙熙攘攘的街道,日复一日伫立却少有人停下驻足。它们身上隐藏的不仅仅是岁月的蹉跎,更是一座城的记忆。

红砖古厝

红的墙,灰的瓦,婉转灵动的燕尾脊,精致古朴的砖雕和窗棂,浸染了深厚的古早气息。

远望红砖古厝,最吸引眼球的除了屋顶最佳形制的燕尾脊之外,便是红砖墙的立面,墙面每每刻意组砌,贴面镶嵌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成为富于变化的砖砌艺术。红砖古厝建筑平面规整,均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以三间张双落大厝最为典型,罕见五开间的大厝,规模大的院落还加护厝于左右。

红砖古厝这样一种朴拙的建筑,浓缩了闽南人坚韧、开朗、沉稳、豁达的性格。

新垵古民居

海沧新阳的新垵村约有70座闽南古厝,均为清末民国初期下南洋的侨民回家建设的,是典型的闽系红砖建筑群。

嘉庚建筑”风格

“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风格建筑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传统闽南风味的燕尾脊、红砖墙与西洋风格的高石柱、花窗套融为一体;空间结构上注重环境的协调;选材用工上“凡本地可取之物料,宜尽先取本地生产之物为至要”。

嘉庚建筑大量运用白色花岗岩、釉面红砖、橙色大瓦片和海蛎壳砂浆等闽南特有建筑材料,在形式上博采众长、敢于突破创新,将传统的屋瓦屋脊进行改良,实现了民族风格与现代功能性结构的结合。

集美学村

集美学村由嘉庚先生于年倾资创办,总建筑面积达三千余亩,形成了由学前教育至初中高中,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代表性建筑:南薰楼、道南楼、集美中学等

骑楼

骑楼在闽南虽然仅有近百年的历史,却早已成为了闽南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清代以来,西风东渐,骑楼开始传入厦门。不少从南洋回来的闽南人建商铺经商,他们把异国他乡的建筑形式用在本地建筑上,骑楼这种上楼下廊、“商住合一”的居所应运而生。

骑楼最早在中山路、大生里一带建造,这种建筑下做商铺,楼上住人,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变成与顾客的共享空间,既可以遮风挡雨,又拥有精致考究的店面,颇受欢迎。

而最为特别的是,由于建筑融入了西方建筑元素,也成为了当时颇具有时尚感的建筑,迅速传播开来,成为闽南极有特色的建筑。

鼓浪屿万国建筑

19世纪40年代,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西方列强蜂拥涌入鼓浪屿,并分分建造别墅公馆。一百年吼,这段血泪史凝结成一篇荟萃上千座风格各异、中西何必的中外建筑群。

如今,漫步鼓浪屿,“建于清嘉庆年间”、“建于年”...清晰的门牌记录让你不禁感慨这座小岛曾经的沧桑岁月。这就是鼓浪屿,让你短时间内穿梭在截然不同的国度里,有巴洛克,也有古罗马,间或还有几许南洋风情。

然而,中西合璧也好,洋为中用也罢,更多时间里,鼓浪屿的老别墅总是把人带入无限的回忆中,回忆一些气味,一些瞬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