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鼓浪屿申遗成功一周年这座小岛的变化,你 [复制链接]

1#

你还记得吗?

一年前的今天

厦门惊艳了全世界!

年7月8日

鼓浪屿申遗成功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众望所归,鹭江两岸沸腾了

所有等待和期盼化作最酣畅的欢呼

所有鲜花和祝福涌向同一片家园热土

那一刻起,这颗“女王皇冠上的宝石”

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瑰宝

就在今天

鼓浪屿迎来了申遗成功一周年!

“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申遗成功后,习近平总书记对鼓浪屿寄予深切嘱托,如同30年多前,他将这座小岛视为“国之瑰宝”时一样。所有热爱鼓浪屿的人聆听这些话语,倍感亲切,备受鼓舞,一路走来的光辉岁月犹在眼前,习近平总书记是同行者,更是领路人。

当习近平总书记就鼓浪屿申遗成功和保护文化遗产作出重要指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裴金佳第一时间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部署持续做好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上反复强调,“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鼓浪屿”。

这一年,为切实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裴金佳和市长庄稼汉多次深入鼓浪屿,调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召开鼓浪屿旅游发展和文化回归等专题会议。

如火红绚烂的凤凰花

如澎湃不息的海浪

申遗成功一周年的鼓浪屿

正以更加靓丽的姿容

迎接全世界的目光

这一年,鼓浪屿的四季都是惊喜

一切都离不开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盛夏的阳光里

这里有志愿者们热情洋溢的笑脸

秋风拂过庭院

与居民乐队奏出的欢乐音符共舞

管风琴音乐会现场座无虚席

让人忘记冬的严寒

橄榄球爱好者在体育场上奋力拼抢

那是春日一景

鼓浪屿申遗成功

取得了四大成果

文化遗产得到系统保护

文化价值得到充分发掘

岛上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群众利益得到更好保护

申遗成功后

鼓浪屿模式更是“走出去”

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年10月,年内地、香港和澳门历史建筑活化再用研讨会上,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重耕带队的厦门代表团被安排专场介绍鼓浪屿案例。

去年8月10日,“世界遗产之鼓浪屿模式——鼓浪屿申遗经验推广会”在上海举行。

今年5月,全国法治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全国国保单位文物培训学习班相继在鼓浪屿举办。

这个月,省文物局在鼓浪屿召开全省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经验现场会……

不但要“走出去”

鼓浪屿还要“引进来”

借鉴国际理念,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旅游更舒心了

按照国际遗产保护组织专家的意见

我市严格执行景区限流举措

鼓浪屿申遗成功后,即使是*金周

这里再没有从前人山人海的场景

去年9月11日起

全岛掀起打击“*牛”“野导”、

占道经营等行为的风暴潮

今天在鼓浪屿上已难觅“*牛”、“野导”的踪影

风景更美了

为了让生态环境得到更好保护

鼓浪屿落实好生态红线要求

邀请顶尖绿化设计专业团队

对全岛园林绿化进行总体规划

提升山地公园建设水平

文物建筑管理更精细了

修缮日本领事馆旧址时,工作人员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为每一块拆卸的砖编号,确保重新砌筑时,每块砖回到原位。在对砌筑砂浆及勾缝材料的选择和配比上,工作人员反复试验,选取最接近原状的颜色,以达到整体融合的效果。

大数据应用更智能了

无论是在鼓浪屿文化遗产监测中心,还是在鼓浪屿游览区管理处,一个个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各景点游客人数、网上游客性别分析、游客团散比例等,实现动态化管理,而这些数据也组成了鼓浪屿精细化管理的“密码”,今后在遗产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作用。

未来,一批机构和高校将“进驻”鼓浪屿

为这里的文化遗产保护

提供最为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借鉴香港、澳门优秀的做法,鼓浪屿管委会还将制订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伙伴计划,并与清华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合作,设立鼓浪屿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与市社科联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及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的国际研究机构联手,开展“历史国际社区”、鼓浪屿华侨文化、“厦门装饰风格”、建筑周边植物破坏力调查等多个课题研究。

鼓浪屿的街头巷尾在多元文化的浸染中

愈发显得流光溢彩

文化回归正从梦想化作现实

偶入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

能与激昂澎湃的百年琴音邂逅

漫步菽庄花园

可与婀娜多姿的诗歌相逢

在鼓浪屿人民体育场为国际橄榄球赛喝彩时

仿佛置身于历史国际社区时期

中西文化交融的盛景……

各项文化设施星罗棋布

让文化气息愈加浓厚

?鼓浪屿深入推进全岛博物馆计划,管风琴艺术中心在鼓浪屿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迎来开馆,鼓浪屿音乐厅即将重装升级;

?菽庄花园眉寿堂将改造为“百年菽庄”展示馆、美国领事馆旧址将建成高端美术馆、荷兰领事馆旧址变为鼓浪屿艺术展厅……

?此外,*奕住等名人家族展示馆已启动建设,鼓浪屿管委会正继续挖掘整理林语堂、李清泉等名人史料,鼓励居民展示民间收藏,扶持社区博物馆和家庭博物馆等民间展馆,将历史风貌建筑纳入向公共开放的无围墙生态博物馆系统。

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更多人爱上小岛,呵护小岛

去年9月4日,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来到鼓浪屿,颁发世界遗产证书时,对这里的一切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名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委员来到这里,为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致和谐共融所折服。厦门会晤期间,鼓浪屿接待多国*要、数十名国际媒体记者,优美的环境、深厚的底蕴和热情的居民得到各国嘉宾的广泛赞誉。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专程到鼓浪屿考察旅游环境,开展“漫步鼓浪屿”推介活动,韩国大邱市也与鼓浪屿缔结友好旅游城区。

在申遗成功一周年的荣光时刻

鼓浪屿将与热爱它的人共享收获和喜悦

今日,随着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开馆,一系列文化活动将拉开序幕:7月7日至11日,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将迎来多位音乐大师,带来管风琴音乐文化系列活动;7月17日至19日,鼓浪屿合唱节快闪活动将亮相。

明日,《厦门日报》将推出的鼓浪屿申遗成功一周年大型特刊,将用美文和美图展示鼓浪屿过去一年留下的足迹,记录这一年来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砥砺奋进,精心守护好“国之瑰宝”的光辉历程。

日报君还要为大家送出

大!惊!喜!

福利

来啦

只要你在本条文章下留言

写下你和鼓浪屿的故事

或是想对鼓浪屿说的话

就有机会获得

厦门农行联合厦门日报社倾情赠送的本

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影像集

只要您的留言被选入精选留言

且点赞数排名前50

即可获得影像集

(每人一本,点赞数以7月13日中午12时为准)

立即拿起手中电话

拨打报名

最早拨打的50名读者

也可获得影像集(每人一本)

(注:只能选择一种参与方式,每人最多一本。)

今天,让我们一起

为鼓浪屿点赞!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林路然摄影:王火炎林铭鸿

编辑:王望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