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级市第一!这座低调的四线小城
谈起保存下来的宝贵古代建筑,我们最先想起的是北京,南京,西安,洛阳这些古老的城市。其实,在这一时期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已经成为了我国和国际上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从至年,国家共发布了8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最多的却不是那些著名的古城,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四级城市--运城。
提起运城,不少人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来,运城是什么地方?运城位于山西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历史悠久、历史悠久的城市。坐落在黄河畔,华山的“拗口”东面,是中国人最主要的发源地。运城地处黄河的东部,所以也叫河东。
运城现有个国家级文化遗产,比北京94个、西安52个都要多,在我国的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运城不仅拥有国家级文化遗产,还拥有个石器时期遗迹,个古代建筑,多个寺庙壁画,更没有把那些分散在边远农村没有进行过调查和统计的文化遗产纳入其中。
"中国死海"的盐都,多彩的咸水湖
运城五色盐湖,号称"中国死海",占地平方千米,已有多年的开发历程。唐代运城在20多个州县都有运销,在明朝和清朝年间,每年上交的盐占了全国税收的八分之一,因此被称为“盐都之都”。运城的咸水湖,从空中俯瞰,五光十色,美轮美奂,比之西北盐湖也不遑多让。
盐湖周围分布着唐都盐池寺,从唐到明历经千余年的盐池和运城盐路,堪称山西"大唐夜市"的翻版,为游人展示运城历史悠久的盐运文明。
解州关公故里关帝庙
运城虽不出名,但出自运城的人,都是赫赫有名之辈。关羽是河东郡解县(现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的人,他的名字叫“关公”。"关羽故里"已成为运城最具特色的一句标语。山西省境内规模最大的关帝庙坐落在解州镇,也就是运城市下属县级市。解州关帝庙是运城最具有标志性的古代建筑,素有"关庙之祖"和"武庙之冠"之称。这是运城历史上标志性的古代建筑。
解州关帝庙自隋朝开皇以来,历经历代修葺,规模宏大,规模宏大,规模宏大。清朝康熙时期被一场火灾所摧毁,现在的大部分房屋都是重新修建的。尽管清朝的建筑物在山西并非罕见,但是其美丽还是很有价值的。
在这条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琉璃城墙,大门(端门),雉门(戏台),午门,御书房,崇宁殿,千秋坊,春秋阁等建筑,布置得井井有条。整座寺院庄严而精致,层层游览,可领略到古老的东方美感。
广仁王庙是中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唐朝三大庙宇
相对于五台山佛光寺、南禅寺而言,山西省瑞城县龙泉村广仁王祠为道教三件套文物中仅存的一座。五龙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建于唐朝开元五年(年)。运城自唐至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古代建筑系统。
广仁王庙虽然没有佛光寺那样的灵韵,也不像唐朝南禅寺那样,拥有平缓的坡度,但是万科当初的修复,却是从唐清以后,经过几代人的修葺,依然保持着唐朝时期的建筑风格。叠斗拱,无联字,角栏无干,无首等特点也成为了唐朝建筑的一大特色。
永乐宫壁绘中国三大壁画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三大壁画之一,它和敦煌壁画和北京的法海寺壁画并列。以敦煌壁画为起点,“永乐宫”的壁画标志着中国的宗教绘画发展到了顶峰,也标志着其结束。三清殿《朝元图》是当今绘画艺术集体创作的高峰,是一部难得的精品,也是一笔极为宝贵的历史财富。
鹳雀楼,中国四大建筑之一
其中,王之涣的那首《登鹳雀楼》是绝对不能放过的。鹳雀楼位于运城蒲州,和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中国四大建筑。尽管此塔之后被重新修建,但是运城鹳雀楼的传承却让其和黄河又一次出现在了同一个画面里,而那些用来抒情的古代诗词又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鹳雀楼附近是蒲州的一个小镇,在唐朝蒲津渡,黄河上的一头巨大的铁牛被人挖了出来,《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就是在那里相遇的蒲州庙。蒲州这座小镇,真是一块大宝藏。
木塔在北方,应县在南方,在万荣飞云在
“万荣有一座楼阁,一半直插云霄。”
飞云楼是运城除了关帝庙和永乐殿以外的另一座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尽管飞云楼在国内知名度不高,但是飞云楼却是山西省古代建筑中可以和应县的木塔争雄的一座,被称为"南楼北塔"。
运城万荣东岳庙,传说建于唐朝,是明正德时期重修的。屋顶为十字庵,四周皆有行功建筑;它是一座完全由木头建造的建筑,总共三百四十五个,没有一根钉子,是“中国最好的木质建筑”。
飞云楼造型精致,飞檐斗拱,有飞行的感觉。从各个视角观察,形态多变,整部不涂漆,而呈现出素木色,直到今天仍然具有令人震惊的简约和内敛的美感。
马村砖雕刻的地底世界——砖砌的墓葬
都说山西要见地面上的文物,而地面上的东西却不止一件,你还可以去山西的地底宝藏。运城稷山县马村出土14个金砖室墓葬,迄今已经挖掘出9个,有5个已经公开开放,引起了考古学界的极大